古道名稱:蛇子形古道(未竟全功)、三爪坑山步道、烏塗坑山步道
時間地點:2012.06.27 @ 新北市瑞芳區
參與人員:我、老芋頭、陳老爹
蛇子形古道是連接今日瑞芳地區至侯硐地區的越嶺古道,屬於淡蘭古道的支線。因年代久遠,路線幾乎已經荒廢,登山界只有少數探勘隊伍走過,一般人較難一探究竟。
蛇子形是古地名,依據文獻資料,台灣有許多地方以此為名,大都是因為山勢或溪流河谷走向如同蛇一般蜿蜒曲折而得名,瑞芳的蛇子形地區則是位於今日的"員山子分洪道"旁。根據瑞芳鄉志所載,此地有漢人開墾的記錄可追朔至乾隆15年(1750年),劉玉蘭、蘇玉、蘇標香等三人開墾三爪子庄、員山子、蛇仔形地區,之後因為三爪子庄水源不足而遷往他處,直到後繼者開圳灌溉後,才有村莊形成。想必各位跟這三位先民一點也不熟,但是"淡蘭古道"應該聽過吧?
文獻記載的淡蘭古道,也有蛇仔形字眼的出現。根據謝金鑾《蛤仔難記略》〈楊太守紀程〉有記載這條路程:「自艋舺東北行,十五里至錫口,又十五里至水返腳,又十五里至七堵,又十五里至蛇仔形,可住宿。蛇仔形三十里至武丹,又二十里至丹裏,又十里至三貂社……」把它說的白話一點,若要從現在的台北市前往九份或是東北角一帶,不是開車由中山高轉北二高,而是要沿著基隆河乘船上行,經松山、南港、汐止、七堵,至暖暖一帶上岸,步行至蛇子形過夜後,隔天再翻山越嶺到達目的地,由此可見蛇子形的歷史定位與重要性。而蛇子形古道就是淡蘭古道的其中一條支線。
一早搭火車到瑞芳火車站時將近八點半,好幾年沒來了,以前會專程來吃火車站前的鹹酥雞與市場內的胡椒餅,眼前車站內的嶄新的人行地下道貼滿了與這個地方有關的歷史與記憶:
出車站後經過熱鬧的市場,一路沿著基隆河上行往三爪子坑路前進,我們這段路沿著基隆河而行,其實就已經是走在先民的"淡蘭古道"上了;今天不是來一圓挑金夢,也不是要挑貨到三貂嶺販賣,而是要去探勘當年先民來往的道路。經過"圓山福德宮"不久,遇到一條小溪流,即是我們要探訪的蛇子形古道入口:
換上標準裝備:雨鞋,"陳岳"老爹沿著鋪有空心石磚的步道進入未知的領域,之所以說是未知,實在是因為這段路古道幾乎沒人走,連"老爹"也不太確定裡頭的狀況:
沒一會兒現代化的步道馬上消失,接下來的古道雖不難辨認,但卻已顯荒煙蔓草,另一位夥伴"老芋頭"不時揮砍腳邊雜草(小朋友不要學),9:12發現古道三公尺旁有間萬善堂,大家沿著不明顯的路跡接近:
在台灣,古道上常見的萬善堂或是有應公有著相同的功能:早年由大陸渡海來台開墾或一圓淘金美夢的先民,不乏單身無依無靠的人,他們或是遭逢意外、或是生老病死、甚者因械鬥而亡,都無家人能夠處理後事,於是地方善心人士或是地主仕紳,會慷慨解囊將其安葬,而之後來往的旅客也都會加以祭拜,以求平安:
萬善堂一旁杵著一顆基石,藍天隊在一旁樹上釘寫著:蛇子形,約 70公尺,鑛物課第400號:
我在走古道一定會帶上一壺酒,以米酒稍作祭拜之後續行,先民將大石頭拼湊成腳下的階梯,證明了我們正走在古道上:
9:25到達福德祠。這間土地公廟在古道上占地不小,一般古道的土地公廟有設立拜堂的並不多,柱上標明中華民國己酉年修建,找了一下資料,己酉年是民國 58年,算一算也快半世紀了,對句則是刻著:坤山麗水源源進,碧玉黃金裂裂來!想必是希望這裡的好山好水能保佑大家能挖到金礦、賺大錢:
後方正廟古意盎然,想必歷史更為久遠,閩南式的燕尾造型屋脊,雕工細膩的仿磚瓦屋頂,對聯則為:福大而心正,德多乃正神。一直到今天,似乎都還有人前來參拜:
我們稍事休息後續行,途經一片竹林,陽光透過空隙灑落一地:
越過清澈淺溪:
途中遇到顏色奇特的蟬,應該是剛出生吧?看似沒啥活力:
9:35到達一處佔地廣大的屯墾遺跡,但"老芋頭"在砍路時沒注意眼前有蜂窩,直接揮下去的結果是:瞬間被一窩小黃蜂攻擊:
就是這一窩,讓"老芋頭"被叮了十幾個包,傷口瞬間麻痺刺痛,還好這種蜜蜂毒性不強:
確認無大礙後繼續前進,離開前,再欣賞一下這片遺跡,石砌駁坎保留完整,還有石梯相連:
接下來路跡完全消失,大部分的網路文章也都只走到這裡,"老爹"花了點時間找路,地圖、指北針、GPS全部出籠,還被小黃蜂叮了一包:
找路過程中在腳邊的草叢裡發現鳥窩與鳥蛋,小巧玲瓏,十分可愛,可惜我家的"堯堯"沒來,真想給他看看:
找到前進方向後續行,屈指可數的老舊布條與不明顯的路徑,我們在跨過一道年代已久的鐵絲網後由農舍鑽出:
農舍沒人,但有兩隻狗狂吠,3對2,沒發生什麼事,"老芋頭"趁休息時洗把臉,沖沖被蜜蜂螫的傷口:
"老爹"也拿出布條綁在樹上,當作記號:
越過一小段山腰路後由農舍的正前方出樹林,剛剛我們是從農舍後方進入,其實它是鐵門深鎖的:
接上土路,老爹繼續拿出地圖研究,等等應該是要繼續往山裡走,而不是沿土路而下山:
沿著這條基隆河支流的小溪往山裡走:
途中遇到水泥做的攔砂壩與蓄水設施,溪水清澈見底,魚群優游其中:
接下來依舊花了點時間認路,10:50下溪做一次大休息:
美麗奇特的植物依水而生,陪伴著我們片刻的養精蓄銳:
古道在溪的左岸還是右岸?接下來的路真的像瞎子摸象,時而往前、時而回頭;前一分鐘過溪、下一分鐘又折回:
好不容易找到有依稀可見的石階,由此上岸,才有不甚明顯的古道可依循:
"老爹"在上岸後還回溯一段以尋找正確的路徑,只可惜成果不佳。等待的時候,拍拍腳邊的美麗菌類:
待"老爹"回來後,大家繼續往前走,接近12:00時發現一座年代久遠且外觀幾乎荒廢的小土地公廟,到達這裡,又喚起了"老爹"對這條古道的一些記憶:
之後又走了約半個多小時左右下溪用餐休息,這裡有些駁坎與引水灌溉的遺跡,邊休息邊聊天,好似自己是古時趕路的旅客,在此歇腳:
今天異常悶熱,一路走來,大家都被操得吃不消,午餐沒人吃得下,只分享餅乾與水果,我泡的熱茶,在這種天氣下當然也是滯銷囉:
繼續啟程後,"老爹"不斷的在找路,對照地圖,我們必須越過稜線,才能下到侯硐,也才能完全走完"蛇子形古道"。無奈除了路跡不明,舊布條寥寥無幾以外,偶而還會遇到崩塌地,真的花了不少時間在找路:
13:25發現有路標指向"三爪坑山稜線",但"老爹"判斷此路應是藍天隊硬砍出來的路,並非古道,事實上真要走的話也看不出路在哪裡,因為早就被淹沒在雜草中了:
我們不取此的岔路,繼續往前砍:
"老爹"亦步亦趨的帶領,搭配少得可憐的殘破布條,大約在13:40之後轉為向稜線上切,大家不時要在長得比人還高的草叢中鑽行,還是一路陡上,這樣悶熱的天氣走來格外辛苦:
感謝老天沒降下午後雷陣雨,不過,好歹也來點風吧?
14:00,眼前的界碑,證明我們終於上到稜線了:
這裡釘了些指示牌,"老爹"研究了好久,才決定如何走,可惜最後證明我們沒找到後半段的"蛇子形古道"。或許是在這裡判斷錯誤,也可能是途中錯過岔路,但也留了個伏筆,下回還要從另一頭再探一次路:
之後因為已確認應該是找不到古道了,反而必須沿稜線繞一大圈才能下山,因此有點趕路。這一段是沿著三爪坑山步道在稜線上上上下下,15:00到達三叉路口:
天氣炎熱,加上趕路,"老芋頭"不幸大腿抽筋,不過還是盡量能跟上大家,終於在約15:50接上烏塗坑山步道:
接上"烏塗坑山步道"後,大家都安心多了,畢竟比較熟悉這條路,我也是一兩個月前才來走過,下山途中遠眺獅子嘴奇岩,邊看邊讚嘆它的壯觀(其實是累了,趁機站著發呆):
出步道,在溪邊把滿身臭汗味用毛巾擦拭一番,換上涼鞋,坐在煤礦博物園區前的木椅上休息一下,靜靜看著眼前的基隆河向大台北的方向奔流而去,頗有"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情懷:
往侯硐車站的路上,發現河床上有兩隻貓躺著,這裡是貓村,難不成是在約會談戀愛?別用爪子抓我,我不是狗仔呀:
到火車站後,因為中午沒吃太多東西,而且趕路又餓又累,趕緊到一旁有名的古早味麵店慰勞一下自己:
順利搭上火車,看著一群就像是剛從海邊玩回來的小夥子坐滿車廂(遮個臉保護肖像權),不過幸好還有幾個位子,心中暗喜還好不是跟通勤下班的人摩肩擦踵的站回板橋,也順利結束了充實的一天:
由GPS軌跡圖可以了解今天的總公里處並不長(不含早上由瑞芳火車站步行到三爪子坑路),但體力就是在不停找路與悶熱的天氣下耗費掉:
軌跡檔在Google Earth上呈現如下,我們繞了一個大ㄇ字型由瑞芳走到侯硐(鐵路只有一站之隔):
今天沒能找到古道後半段的我們,相約天氣涼爽一點時還要再來砍路,希望讓這整段正確的"蛇子行古道"可以再次完整呈現眼前!
ps:本部落格文章圖片為作者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引用!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巃嶺古道 (踏上淡蘭古道的最後一哩路)
古道名稱:巃嶺古道
時間地點:2012.06.08 @ 新北市貢寮區
參與人員:我
開始喜歡上爬山之後,也慢慢發現島上仍遺留著許多古道,早年北台灣最龐大的古道系統統稱為『淡蘭古道』,身負著聯絡"淡水廳"與"葛瑪蘭廳"的要務,可惜保留至今的路段不多;民國101年6月8日,我終於踏上最後一條巃嶺古道,心中也感覺完成了一件事。
根據今年"國立中央大學太空遙測研究中心"所出版的『古徑‧越徑』衛星影像月曆所示,先民在"淡水廳(台北)"與"葛瑪蘭廳(宜蘭)"之間用腳走出了許多錯綜複雜的路徑,如今只剩下『三貂嶺古道』、『草嶺古道』、『巃嶺古道』未被鐵公路取代且保留較為完整:
(更詳細的圖在此)
『古徑‧越徑』衛星影像月曆給此圖所下的註解如後:淡蘭古道最早沿著海岸線開闢,隨時間演進其路線由海岸不斷向內陸山區推移。漢人在山區推展通道時大抵溯沿溪流推進,必要時再橫越鞍部,路徑的選取與原住民慣於取道山稜線有很大不同。淡蘭古道中有多段被後建的公路或鐵路所取代,仍維持步道形式的三貂嶺-草嶺-巃嶺段,現為淡蘭.東北角海岸海岸國家步道系統中重要的一段。
跟大部分的國人一樣,其中的"草嶺古道"從小到大已經去過好幾次了,"三貂嶺古道"自己獨自走過,與三貂嶺古道息息相關的"金字碑古道"則也是在今年帶著兒子"堯堯"一同拜訪(可按此參考我的另一則遊記),剩下最冷門的一段稱為"巃嶺古道"尚未有機會前往一探究竟。
巃嶺古道位於東北角福隆著名的舊草嶺隧道旁(也有人寫成"隆嶺古道"、"嶐嶺古道"或"隆林古道")。隧道已改建成設施完善的自行車道,而"巃嶺古道"是自福隆的內隆林越嶺草嶺,由山區北端到石城的一段;石城出口處,相傳有石城碉堡臨海而建,為原住民據守,以阻擋外來船隻靠岸因而得名。此古道亦是淡蘭孔道中,漢人最早開發的一段,為道光年間漳州楊姓人家入福隆開墾時,循原住民游獵山徑所開發的,在嘉慶 12年間便先成形,因昔日越嶺山徑林木茂密,終年雲霧籠罩,故名之。 清朝第一位入蘭官員楊廷里曾詠詩如下:
三貂甫過又巃嶺,嵐氣迷漫日乍紅。
矗立參天雲際樹,橫空跨海雨餘虹。
楊庭里─(孟夏六日重上三貂嶺口占)
又在文獻上提及這一條路:「巃嶺在廳治之北五十五里,以高得名,石磴如梯,煙雨籠樹,所謂籠嶺夕煙乃八景之一,嶺腳有關防,為清朝入蘭之孔道。」日據時代,日本人開鐵路鑿隧道於古道下方,在出隧道口的福隆一端雋刻「制天險」,石城出口則是「北雲飛處」,二題蒼逕有力。
今天走的這一小段"巃嶺古道"在Google earth上顯示如下:
根據網路獲得的資訊,我本想把車停在"舊草嶺隧道北口"的停車格後開始尋找古道,但當地店家告知可以再往裡面開,延著外隆林街行駛一小段路後馬上右轉進入一路上坡的水泥路,路幅不大,緩慢行進並尋找任何古道入口的蹤跡,卻先在路邊發現"藍天隊"標示為七星堆的遺跡:
據網路上的研究資料所載,此"七星堆"附近有四個"地洞",還設有數個通氣孔,入洞可見豎井,是三層地洞交會處;而台灣的古"地洞"是先民在惡劣的生活環境中,開鑿以做為居所,避開嚴寒的冰天雪地,才能繼續生存繁衍。亦有資料表示,以人工疊砌巨石層壘如金字塔的"七星堆",是凱達格蘭族祭儀場中的重要物件;雖然眾說紛紜、卻都引人如勝。而根據網路上的早期照片所示,塔內有石階步徑可通往內部石洞,只不過現已被荒煙蔓草所遮蔽,我一人也不敢上前一探究竟。
一邊的路旁則有一塊大石頭,上頭刻著:『內有七星墩地硐‧林森參天勝山峯‧石堆促成分佈廣‧塔似仙境成寶藏。』詩句旁有2006年的鄉長代表會屬名。想想若百年後石刻仍在,想必也是一處未來子孫眼中的先民遺蹟吧?
其實剛剛就遇到一位婦人沿著我行經的水泥車道步行緩緩而上,剛好於此面對面遭遇,打過招呼之後才發現她就是住在上方的當地居民,決定載她一程!路上不停的聽著她講述山上仍有幾處民宅、以及這段路都是自己出錢修的…等等大小事;沒幾分鐘到達橫跨隆隆溪的心齋橋,"隆林古道"箭頭往左,印象中網路上的資料也是說要過橋,但婦人卻要我直行再往上,說一直開到她們在路中央綁鐵鍊的地方就可以停車,還可以馬上接上古道:
半信半疑的狀況下採納她的建議,上面的路更窄、無法會車,時而水泥路、時而碎石路,但都路況良好且安全,沒幾分鐘真的有鐵鍊檔道,停好車(一台剛剛好),寒暄幾句後婦人先行離去;等我換好雨鞋,拍下這張照片時竟然已經不見她的蹤影,再次映證了:腳力是可以鍛鍊的!雖是年紀頗大的婦人,天天走山路,也可以是"健腳"一枚:
整裝出發後沒兩分鐘後就到達網路上大家都會拍照記錄的古道入口,照片右側有當地住民製作的簡易路標:
事後在網路上查詢,剛剛若過"心齋橋",起走也是"巃嶺古道",只不過網路上看到此段雜草叢生、路跡不明,還需過溪,而且最後也是接到我的停車處;但好處是能看到很多先民的建築遺跡,饒富人文情趣!算一算,若是從福隆火車站算起,一直到停車處,光單程就少走了有將近5公里之多,天氣悶熱,在誤打誤撞下,也算是更有效率的走進"巃嶺古道"。地圖中黑色的軌跡是由福隆火車站起走,黃色則是今天走的這段古道,真的省了不少時間與體力:
地上路標的放大圖:以稜線為界,一邊是台北縣(現為新北市)、一邊是宜蘭縣,車道一直往裡走則是剛剛那位婦人的民宅(目視看不見房子),我正準備踏上這最後一段沒走過的"淡蘭古道":
踏上巃嶺古道,古道路跡明顯、路況也不錯:
途經一塊開闊地在古道旁,猜想應該曾經是先民所利用的地,只是沒見到任何遺跡:
古道旁的涓涓細流可發現先民用石頭圍起來的河道:
最近天氣不穩定,一直擔心下起雷陣雨,不過目前仍有陽光灑落於古道上。剛剛的婦人說,這一路往上只要10分鐘就可抵達"嶺頭",也就是古道位於稜線上的最高點:
果真在踏上古道後約10分鐘,抵達了嶺頭:
一旁的土地公,"藍天隊"標示為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海拔280公尺:
其實小石廟內已無供奉任何神明,辨識不易的的石壁上,只能勉強讀到"金玉滿堂"的字語,我依然灑了幾瓢米酒以示懷舊思古之情:
一旁的老樹上掛滿了許多登山標示牌,若沿著海岸線而行,也可來個連稜縱走,不過似乎是較冷門的路線:
另一側則為通往"石城"方向的"巃嶺古道"末段,看到路徑為陡下、還有輔助的拉繩,想必等等原路回來時一定不輕鬆:
上路後發現這段古道比剛剛上來的路陡斜一倍以上,再加上東北海岸的迎風面超會下雨,導致腳下的路也比剛剛濕滑許多,今天沒穿雨鞋,須步步為營:
路上發現的遺跡,類似蓄水池的形狀,但不知在以前的實際功用為何:
下山半途又遇到一座石城土地公,但在這座古老的石廟裡依舊見不到任何神明:
快到海邊了,也代表這一小段"巃嶺古道"即將到達終點:
最後一段轉為之字形的緩下:
出口到了,心中的答案也揭曉!一直在猜想出口到底在哪,對濱海公路還算熟的我,東想西想還真想不出所以然,原來出口就在"石城"路段的砂石車簡易檢查哨旁,濱海公路山坡上的古道口再加上無任何標示,難怪早上開車經過時都沒發現:
喝口水休息一陣子,,站在路邊高處看著一台台呼嘯而過的砂石車(他們應該也覺得我的出現很奇怪吧?),趁還沒變天的跡象趕快原路走回去;不過,看看GPS紀錄的高度落差圖,就知道這段有多陡了!經過計算,這段的坡度跟谷關七雄著名的"波津加山"(台語發音)相當,達到每公里上升三百多公尺(約莫 30度):
陡上奮鬥的半途發現剛剛被我遺漏的一大片石牆遺跡,似乎是一間不算小的房子:
一路氣喘如牛,幸好路程不遠,花了半小時左右,終於走回了"嶺頭"了(先民們的體力一定比我好上千百倍):
接下來循原路慢慢晃回停車處,車子開到"舊草嶺隧道北口"買個涼的,再看看要不要包個福隆便當回家。今天這小段"巃嶺古道"短而精彩,共計只走了2.6公里,但許多先民遺跡與刺激的陡上讓人覺得相當豐富;順便搭載當地婦人,車上聊了一堆平凡卻很少碰觸的事,亦為難得的經驗。3段"淡蘭古道",將GPS軌跡擺在一起,並嘗試著在Google earth上轉成『古徑˙越徑』衛星影像月曆的角度後如圖,現今仍留存的"淡蘭古道"雖分散(其餘絕大部分已被現在的鐵公路取代)、路途也不長,但走完之後心中收穫滿滿:
根據曾經看過的資料,我相信大台北地區還有許多斷斷續續的古道都是歸屬於廣大的"淡蘭古道"系統之下,往後的日子還很長,有機會的話真希望能慢慢地將它們串聯再一起!
ps:本部落格文章圖片為作者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引用!
時間地點:2012.06.08 @ 新北市貢寮區
參與人員:我
開始喜歡上爬山之後,也慢慢發現島上仍遺留著許多古道,早年北台灣最龐大的古道系統統稱為『淡蘭古道』,身負著聯絡"淡水廳"與"葛瑪蘭廳"的要務,可惜保留至今的路段不多;民國101年6月8日,我終於踏上最後一條巃嶺古道,心中也感覺完成了一件事。
根據今年"國立中央大學太空遙測研究中心"所出版的『古徑‧越徑』衛星影像月曆所示,先民在"淡水廳(台北)"與"葛瑪蘭廳(宜蘭)"之間用腳走出了許多錯綜複雜的路徑,如今只剩下『三貂嶺古道』、『草嶺古道』、『巃嶺古道』未被鐵公路取代且保留較為完整:
(更詳細的圖在此)
『古徑‧越徑』衛星影像月曆給此圖所下的註解如後:淡蘭古道最早沿著海岸線開闢,隨時間演進其路線由海岸不斷向內陸山區推移。漢人在山區推展通道時大抵溯沿溪流推進,必要時再橫越鞍部,路徑的選取與原住民慣於取道山稜線有很大不同。淡蘭古道中有多段被後建的公路或鐵路所取代,仍維持步道形式的三貂嶺-草嶺-巃嶺段,現為淡蘭.東北角海岸海岸國家步道系統中重要的一段。
跟大部分的國人一樣,其中的"草嶺古道"從小到大已經去過好幾次了,"三貂嶺古道"自己獨自走過,與三貂嶺古道息息相關的"金字碑古道"則也是在今年帶著兒子"堯堯"一同拜訪(可按此參考我的另一則遊記),剩下最冷門的一段稱為"巃嶺古道"尚未有機會前往一探究竟。
巃嶺古道位於東北角福隆著名的舊草嶺隧道旁(也有人寫成"隆嶺古道"、"嶐嶺古道"或"隆林古道")。隧道已改建成設施完善的自行車道,而"巃嶺古道"是自福隆的內隆林越嶺草嶺,由山區北端到石城的一段;石城出口處,相傳有石城碉堡臨海而建,為原住民據守,以阻擋外來船隻靠岸因而得名。此古道亦是淡蘭孔道中,漢人最早開發的一段,為道光年間漳州楊姓人家入福隆開墾時,循原住民游獵山徑所開發的,在嘉慶 12年間便先成形,因昔日越嶺山徑林木茂密,終年雲霧籠罩,故名之。 清朝第一位入蘭官員楊廷里曾詠詩如下:
三貂甫過又巃嶺,嵐氣迷漫日乍紅。
矗立參天雲際樹,橫空跨海雨餘虹。
楊庭里─(孟夏六日重上三貂嶺口占)
又在文獻上提及這一條路:「巃嶺在廳治之北五十五里,以高得名,石磴如梯,煙雨籠樹,所謂籠嶺夕煙乃八景之一,嶺腳有關防,為清朝入蘭之孔道。」日據時代,日本人開鐵路鑿隧道於古道下方,在出隧道口的福隆一端雋刻「制天險」,石城出口則是「北雲飛處」,二題蒼逕有力。
今天走的這一小段"巃嶺古道"在Google earth上顯示如下:
根據網路獲得的資訊,我本想把車停在"舊草嶺隧道北口"的停車格後開始尋找古道,但當地店家告知可以再往裡面開,延著外隆林街行駛一小段路後馬上右轉進入一路上坡的水泥路,路幅不大,緩慢行進並尋找任何古道入口的蹤跡,卻先在路邊發現"藍天隊"標示為七星堆的遺跡:
據網路上的研究資料所載,此"七星堆"附近有四個"地洞",還設有數個通氣孔,入洞可見豎井,是三層地洞交會處;而台灣的古"地洞"是先民在惡劣的生活環境中,開鑿以做為居所,避開嚴寒的冰天雪地,才能繼續生存繁衍。亦有資料表示,以人工疊砌巨石層壘如金字塔的"七星堆",是凱達格蘭族祭儀場中的重要物件;雖然眾說紛紜、卻都引人如勝。而根據網路上的早期照片所示,塔內有石階步徑可通往內部石洞,只不過現已被荒煙蔓草所遮蔽,我一人也不敢上前一探究竟。
一邊的路旁則有一塊大石頭,上頭刻著:『內有七星墩地硐‧林森參天勝山峯‧石堆促成分佈廣‧塔似仙境成寶藏。』詩句旁有2006年的鄉長代表會屬名。想想若百年後石刻仍在,想必也是一處未來子孫眼中的先民遺蹟吧?
其實剛剛就遇到一位婦人沿著我行經的水泥車道步行緩緩而上,剛好於此面對面遭遇,打過招呼之後才發現她就是住在上方的當地居民,決定載她一程!路上不停的聽著她講述山上仍有幾處民宅、以及這段路都是自己出錢修的…等等大小事;沒幾分鐘到達橫跨隆隆溪的心齋橋,"隆林古道"箭頭往左,印象中網路上的資料也是說要過橋,但婦人卻要我直行再往上,說一直開到她們在路中央綁鐵鍊的地方就可以停車,還可以馬上接上古道:
半信半疑的狀況下採納她的建議,上面的路更窄、無法會車,時而水泥路、時而碎石路,但都路況良好且安全,沒幾分鐘真的有鐵鍊檔道,停好車(一台剛剛好),寒暄幾句後婦人先行離去;等我換好雨鞋,拍下這張照片時竟然已經不見她的蹤影,再次映證了:腳力是可以鍛鍊的!雖是年紀頗大的婦人,天天走山路,也可以是"健腳"一枚:
整裝出發後沒兩分鐘後就到達網路上大家都會拍照記錄的古道入口,照片右側有當地住民製作的簡易路標:
事後在網路上查詢,剛剛若過"心齋橋",起走也是"巃嶺古道",只不過網路上看到此段雜草叢生、路跡不明,還需過溪,而且最後也是接到我的停車處;但好處是能看到很多先民的建築遺跡,饒富人文情趣!算一算,若是從福隆火車站算起,一直到停車處,光單程就少走了有將近5公里之多,天氣悶熱,在誤打誤撞下,也算是更有效率的走進"巃嶺古道"。地圖中黑色的軌跡是由福隆火車站起走,黃色則是今天走的這段古道,真的省了不少時間與體力:
地上路標的放大圖:以稜線為界,一邊是台北縣(現為新北市)、一邊是宜蘭縣,車道一直往裡走則是剛剛那位婦人的民宅(目視看不見房子),我正準備踏上這最後一段沒走過的"淡蘭古道":
踏上巃嶺古道,古道路跡明顯、路況也不錯:
途經一塊開闊地在古道旁,猜想應該曾經是先民所利用的地,只是沒見到任何遺跡:
古道旁的涓涓細流可發現先民用石頭圍起來的河道:
最近天氣不穩定,一直擔心下起雷陣雨,不過目前仍有陽光灑落於古道上。剛剛的婦人說,這一路往上只要10分鐘就可抵達"嶺頭",也就是古道位於稜線上的最高點:
果真在踏上古道後約10分鐘,抵達了嶺頭:
一旁的土地公,"藍天隊"標示為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海拔280公尺:
其實小石廟內已無供奉任何神明,辨識不易的的石壁上,只能勉強讀到"金玉滿堂"的字語,我依然灑了幾瓢米酒以示懷舊思古之情:
一旁的老樹上掛滿了許多登山標示牌,若沿著海岸線而行,也可來個連稜縱走,不過似乎是較冷門的路線:
另一側則為通往"石城"方向的"巃嶺古道"末段,看到路徑為陡下、還有輔助的拉繩,想必等等原路回來時一定不輕鬆:
上路後發現這段古道比剛剛上來的路陡斜一倍以上,再加上東北海岸的迎風面超會下雨,導致腳下的路也比剛剛濕滑許多,今天沒穿雨鞋,須步步為營:
路上發現的遺跡,類似蓄水池的形狀,但不知在以前的實際功用為何:
下山半途又遇到一座石城土地公,但在這座古老的石廟裡依舊見不到任何神明:
快到海邊了,也代表這一小段"巃嶺古道"即將到達終點:
最後一段轉為之字形的緩下:
出口到了,心中的答案也揭曉!一直在猜想出口到底在哪,對濱海公路還算熟的我,東想西想還真想不出所以然,原來出口就在"石城"路段的砂石車簡易檢查哨旁,濱海公路山坡上的古道口再加上無任何標示,難怪早上開車經過時都沒發現:
喝口水休息一陣子,,站在路邊高處看著一台台呼嘯而過的砂石車(他們應該也覺得我的出現很奇怪吧?),趁還沒變天的跡象趕快原路走回去;不過,看看GPS紀錄的高度落差圖,就知道這段有多陡了!經過計算,這段的坡度跟谷關七雄著名的"波津加山"(台語發音)相當,達到每公里上升三百多公尺(約莫 30度):
陡上奮鬥的半途發現剛剛被我遺漏的一大片石牆遺跡,似乎是一間不算小的房子:
一路氣喘如牛,幸好路程不遠,花了半小時左右,終於走回了"嶺頭"了(先民們的體力一定比我好上千百倍):
接下來循原路慢慢晃回停車處,車子開到"舊草嶺隧道北口"買個涼的,再看看要不要包個福隆便當回家。今天這小段"巃嶺古道"短而精彩,共計只走了2.6公里,但許多先民遺跡與刺激的陡上讓人覺得相當豐富;順便搭載當地婦人,車上聊了一堆平凡卻很少碰觸的事,亦為難得的經驗。3段"淡蘭古道",將GPS軌跡擺在一起,並嘗試著在Google earth上轉成『古徑˙越徑』衛星影像月曆的角度後如圖,現今仍留存的"淡蘭古道"雖分散(其餘絕大部分已被現在的鐵公路取代)、路途也不長,但走完之後心中收穫滿滿:
根據曾經看過的資料,我相信大台北地區還有許多斷斷續續的古道都是歸屬於廣大的"淡蘭古道"系統之下,往後的日子還很長,有機會的話真希望能慢慢地將它們串聯再一起!
ps:本部落格文章圖片為作者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引用!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