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巃嶺古道 (踏上淡蘭古道的最後一哩路)

古道名稱:巃嶺古道
時間地點:2012.06.08 @ 新北市貢寮區
參與人員:我


開始喜歡上爬山之後,也慢慢發現島上仍遺留著許多古道,早年北台灣最龐大的古道系統統稱為『淡蘭古道』,身負著聯絡"淡水廳"與"葛瑪蘭廳"的要務,可惜保留至今的路段不多;民國101年6月8日,我終於踏上最後一條巃嶺古道,心中也感覺完成了一件事。

根據今年"國立中央大學太空遙測研究中心"所出版的『古徑‧越徑』衛星影像月曆所示,先民在"淡水廳(台北)"與"葛瑪蘭廳(宜蘭)"之間用腳走出了許多錯綜複雜的路徑,如今只剩下『三貂嶺古道』、『草嶺古道』、『巃嶺古道』未被鐵公路取代且保留較為完整:

(更詳細的圖在此)

『古徑‧越徑』衛星影像月曆給此圖所下的註解如後:淡蘭古道最早沿著海岸線開闢,隨時間演進其路線由海岸不斷向內陸山區推移。漢人在山區推展通道時大抵溯沿溪流推進,必要時再橫越鞍部,路徑的選取與原住民慣於取道山稜線有很大不同。淡蘭古道中有多段被後建的公路或鐵路所取代,仍維持步道形式的三貂嶺-草嶺-巃嶺段,現為淡蘭.東北角海岸海岸國家步道系統中重要的一段。

跟大部分的國人一樣,其中的"草嶺古道"從小到大已經去過好幾次了,"三貂嶺古道"自己獨自走過,與三貂嶺古道息息相關的"金字碑古道"則也是在今年帶著兒子"堯堯"一同拜訪(可按此參考我的另一則遊記),剩下最冷門的一段稱為"巃嶺古道"尚未有機會前往一探究竟。

巃嶺古道位於東北角福隆著名的舊草嶺隧道旁(也有人寫成"隆嶺古道"、"嶐嶺古道"或"隆林古道")。隧道已改建成設施完善的自行車道,而"巃嶺古道"是自福隆的內隆林越嶺草嶺,由山區北端到石城的一段;石城出口處,相傳有石城碉堡臨海而建,為原住民據守,以阻擋外來船隻靠岸因而得名。此古道亦是淡蘭孔道中,漢人最早開發的一段,為道光年間漳州楊姓人家入福隆開墾時,循原住民游獵山徑所開發的,在嘉慶 12年間便先成形,因昔日越嶺山徑林木茂密,終年雲霧籠罩,故名之。 清朝第一位入蘭官員楊廷里曾詠詩如下:

三貂甫過又巃嶺,嵐氣迷漫日乍紅。
矗立參天雲際樹,橫空跨海雨餘虹。
楊庭里─(孟夏六日重上三貂嶺口占)


又在文獻上提及這一條路:「巃嶺在廳治之北五十五里,以高得名,石磴如梯,煙雨籠樹,所謂籠嶺夕煙乃八景之一,嶺腳有關防,為清朝入蘭之孔道。」日據時代,日本人開鐵路鑿隧道於古道下方,在出隧道口的福隆一端雋刻「制天險」,石城出口則是「北雲飛處」,二題蒼逕有力。

今天走的這一小段"巃嶺古道"在Google earth上顯示如下:


據網路獲得的資訊,我本想把車停在"舊草嶺隧道北口"的停車格後開始尋找古道,但當地店家告知可以再往裡面開,延著外隆林街行駛一小段路後馬上右轉進入一路上坡的水泥路,路幅不大,緩慢行進並尋找任何古道入口的蹤跡,卻先在路邊發現"藍天隊"標示為七星堆的遺跡


據網路上的研究資料所載,此"七星堆"附近有四個"地洞",還設有數個通氣孔,入洞可見豎井,是三層地洞交會處;而台灣的古"地洞"是先民在惡劣的生活環境中,開鑿以做為居所,避開嚴寒的冰天雪地,才能繼續生存繁衍。亦有資料表示,以人工疊砌巨石層壘如金字塔的"七星堆",是凱達格蘭族祭儀場中的重要物件;雖然眾說紛紜、卻都引人如勝。而根據網路上的早期照片所示,塔內有石階步徑可通往內部石洞,只不過現已被荒煙蔓草所遮蔽,我一人也不敢上前一探究竟。

一邊的路旁則有一塊大石頭,上頭刻著:『內有七星墩地硐‧林森參天勝山峯‧石堆促成分佈廣‧塔似仙境成寶藏。』詩句旁有2006年的鄉長代表會屬名。想想若百年後石刻仍在,想必也是一處未來子孫眼中的先民遺蹟吧?


其實剛剛就遇到一位婦人沿著我行經的水泥車道步行緩緩而上,剛好於此面對面遭遇,打過招呼之後才發現她就是住在上方的當地居民,決定載她一程!路上不停的聽著她講述山上仍有幾處民宅、以及這段路都是自己出錢修的…等等大小事;沒幾分鐘到達橫跨隆隆溪的心齋橋,"隆林古道"箭頭往左,印象中網路上的資料也是說要過橋,但婦人卻要我直行再往上,說一直開到她們在路中央綁鐵鍊的地方就可以停車,還可以馬上接上古道:


半信半疑的狀況下採納她的建議,上面的路更窄、無法會車,時而水泥路、時而碎石路,但都路況良好且安全,沒幾分鐘真的有鐵鍊檔道,停好車(一台剛剛好),寒暄幾句後婦人先行離去;等我換好雨鞋,拍下這張照片時竟然已經不見她的蹤影,再次映證了:腳力是可以鍛鍊的!雖是年紀頗大的婦人,天天走山路,也可以是"健腳"一枚:


整裝出發後沒兩分鐘後就到達網路上大家都會拍照記錄的古道入口,照片右側有當地住民製作的簡易路標:


事後在網路上查詢,剛剛若過"心齋橋",起走也是"巃嶺古道",只不過網路上看到此段雜草叢生、路跡不明,還需過溪,而且最後也是接到我的停車處;但好處是能看到很多先民的建築遺跡,饒富人文情趣!算一算,若是從福隆火車站算起,一直到停車處,光單程就少走了有將近5公里之多,天氣悶熱,在誤打誤撞下,也算是更有效率的走進"巃嶺古道"。地圖中黑色的軌跡是由福隆火車站起走,黃色則是今天走的這段古道,真的省了不少時間與體力:


地上路標的放大圖:以稜線為界,一邊是台北縣(現為新北市)、一邊是宜蘭縣,車道一直往裡走則是剛剛那位婦人的民宅(目視看不見房子),我正準備踏上這最後一段沒走過的"淡蘭古道":


踏上巃嶺古道,古道路跡明顯、路況也不錯:


途經一塊開闊地在古道旁,猜想應該曾經是先民所利用的地,只是沒見到任何遺跡:


古道旁的涓涓細流可發現先民用石頭圍起來的河道:


最近天氣不穩定,一直擔心下起雷陣雨,不過目前仍有陽光灑落於古道上。剛剛的婦人說,這一路往上只要10分鐘就可抵達"嶺頭",也就是古道位於稜線上的最高點:


果真在踏上古道後約10分鐘,抵達了嶺頭


一旁的土地公,"藍天隊"標示為石城仔嶺‧水頭土地公,海拔280公尺


其實小石廟內已無供奉任何神明,辨識不易的的石壁上,只能勉強讀到"金玉滿堂"的字語,我依然灑了幾瓢米酒以示懷舊思古之情:


一旁的老樹上掛滿了許多登山標示牌,若沿著海岸線而行,也可來個連稜縱走,不過似乎是較冷門的路線:


另一側則為通往"石城"方向的"巃嶺古道"末段,看到路徑為陡下、還有輔助的拉繩,想必等等原路回來時一定不輕鬆:


上路後發現這段古道比剛剛上來的路陡斜一倍以上,再加上東北海岸的迎風面超會下雨,導致腳下的路也比剛剛濕滑許多,今天沒穿雨鞋,須步步為營:


路上發現的遺跡,類似蓄水池的形狀,但不知在以前的實際功用為何:


下山半途又遇到一座石城土地公,但在這座古老的石廟裡依舊見不到任何神明:


快到海邊了,也代表這一小段"巃嶺古道"即將到達終點:


最後一段轉為之字形的緩下:


出口到了,心中的答案也揭曉!一直在猜想出口到底在哪,對濱海公路還算熟的我,東想西想還真想不出所以然,原來出口就在"石城"路段的砂石車簡易檢查哨旁,濱海公路山坡上的古道口再加上無任何標示,難怪早上開車經過時都沒發現:


喝口水休息一陣子,,站在路邊高處看著一台台呼嘯而過的砂石車(他們應該也覺得我的出現很奇怪吧?),趁還沒變天的跡象趕快原路走回去;不過,看看GPS紀錄的高度落差圖,就知道這段有多陡了!經過計算,這段的坡度跟谷關七雄著名的"波津加山"(台語發音)相當,達到每公里上升三百多公尺(約莫 30度):


陡上奮鬥的半途發現剛剛被我遺漏的一大片石牆遺跡,似乎是一間不算小的房子:


一路氣喘如牛,幸好路程不遠,花了半小時左右,終於走回了"嶺頭"了(先民們的體力一定比我好上千百倍):


接下來循原路慢慢晃回停車處,車子開到"舊草嶺隧道北口"買個涼的,再看看要不要包個福隆便當回家。今天這小段"巃嶺古道"短而精彩,共計只走了2.6公里,但許多先民遺跡與刺激的陡上讓人覺得相當豐富;順便搭載當地婦人,車上聊了一堆平凡卻很少碰觸的事,亦為難得的經驗。3段"淡蘭古道",將GPS軌跡擺在一起,並嘗試著在Google earth上轉成『古徑˙越徑』衛星影像月曆的角度後如圖,現今仍留存的"淡蘭古道"雖分散(其餘絕大部分已被現在的鐵公路取代)、路途也不長,但走完之後心中收穫滿滿:


根據曾經看過的資料,我相信大台北地區還有許多斷斷續續的古道都是歸屬於廣大的"淡蘭古道"系統之下,往後的日子還很長,有機會的話真希望能慢慢地將它們串聯再一起!

ps:本部落格文章圖片為作者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引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